近日多地曝光“毒跑道”事件,令公众再次关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上。适逢《广州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实施近一年,各区实施进展情况如何?为此,新快报记者近日联系各区了解辖内学校体育场地数量以及相关开放情况,而截至记者发稿时,海珠、天河、南沙、番禺4区仍未提供相关数据,且相关负责人坦言,至今没有统计出区内学校体育设施数量。对此,有人大代表直斥相关部门有失职、不作为之嫌。
数据
白云区学校体育设施过千 黄埔区同类设施仅131处
2014年11月15日,广州市教育局下发《意见》,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可通过多种方式向周边市民和青少年学生提供体育场地和设施。2015年1月,新快报记者就对各区落实《意见》的情况进行了报道(详见新快报2015年1月26日A10、A11版)。
近日,新快报记者向全市11区了解各区中小学(包含公办、私立以及完全中学等各类中小学)和幼儿园数量,以及学校体育设施数量,除南沙区外,各区均对辖内中小学进行了统计与回应。根据各区提供的数据,不计未回应的南沙区和数据不具体的黄埔区,全市共有1207所中小学。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白云区,该区共有252所中小学,包括公办学校148所(高职中1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37所)、民办学校104所。中小学数量相对最少的是荔湾区,共有62所。
在学校体育设施数量方面,有4个区未回应数量,其余7个区共有3002处体育设施,其中白云区以1012处独占鳌头。花都区则以629处体育设施排名第二。从化区有592处体育设施,增城区、荔湾区和越秀区则分别有312处、191处和135处。黄埔区的体育设施相对较少,该区辖内学校共有131处体育设施。
解释 两区坦言无最新统计数据 称体育设施不标准难统计
在未正面回应学校体育设施数量的区中,海珠区教育局相关人士表示,区内中小学体育设施数量和面积数据近年来一直未更新,故无法提供数据。该局人员解释称,海珠区老城区较多,很多中小学的体育场所都不标准,例如划一块空地配置一个篮球筐就当做篮球场,所以难以规范统计。
番禺区教育局相关人员也表示,各学校篮球场的数量每年都发生改变,而且各类体育设施种类繁杂很难统计,只能保证每所学校都设有体育场或足球场,所有体育设施暂时没有相关统计数据。
新快报记者于9月下旬就将相关采访要求发送至天河区有关部门,至今未获回应。南沙区教育局相关科室也未在记者截稿前提供相关数据。
回应 广州市已开放170所学校 今后成熟一批就开放一批
对于各区落实《意见》的情况,广州市教育局回复新快报记者称,近年市教育局出台了两个指导性文件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其中,《广州市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对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要求进行了规定,而《意见》则对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范围、对象等八个方面予以明确。
市教育局相关人士表示,《意见》下发后,市、区教育局分别对辖区内公办学校的体育设施进行了全面摸查,组织教育、体育方面的专家实地调研论证并落实,目前第一批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校区)有170所,并已经面向社会开放。今后将成熟一批开放一批。
声音
人大代表: 哪些学校已开放设施? 尽快公布接受监督
广州市人大代表李志明是荔湾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副校长,一直对公共体育设施问题十分关注。他表示,学校内体育设施并非公共体育设施,应首先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同时也要保证安全。因此学校要开放(体育设施),应重点考虑可行性。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增加体育设施、公共体育场所”,而非只是针对中小学。
李志明说,有些学校的体育设施商业化,他曾接到一个投诉,称某中学的游泳馆自建成以来,除了让校游泳队的队员使用外,其余学生几乎无法使用,而该校却将游泳馆租给商家进行管理,每年收租金108万元。因此他认为,学校的体育设施只有在能达到供公众使用的要求,并且优先给学生使用的前提下,才能对外开放,而且还要公开招标,承包方也要有经营资格才行。
对于全市只有170所学校开放体育设施一事,李志明表示既然对外开放就应公开发布学校名称和地点,一方面可以让更多人参加体育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全社会对其进行监督。
而对于部分区教育局等相关部门不回应学校体育设施数据的问题,李志明认为这不应该,他说,每个区的相关部门都应该进行过这方面的统计,否则就是不作为,是失职行为。“作为区教育局,如果说没法对各所学校体育场地的面积、功能设施进行统计,那就是胡扯。”
李志明表示,市教育局应该积极向社会公开这170所学校的数据来源及相关信息,并建议相关部门想方设法解决好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