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慈善论坛广州峰会上,由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编写的《广州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5)》公开发布。从2013年开始,广州每年出版一本慈善蓝皮书,此次发布的已是第三本。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蔡禾在峰会上介绍了慈善蓝皮书的主要内容。
广州为全国慈善事业改革探索地方经验
该报告全书共20多万字,共6个章节,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广州市2014年的慈善事业发展历程。其中,第一章是总报告《社会治理视野中的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2014)》,在社会治理视野下,回顾总结了2014年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整体特点和未来趋势。其余章节为关于广州市募捐发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福利彩票事业发展、企业公益发展、义工发展和社会组织慈善捐赠税收政策等6个主题的专题报告、关于广州市海珠区、南沙区及越秀区经验的区域报告以及案例分析等。
蓝皮书认为,广州是一个具有深厚岭南文化积淀和民间组织活跃传统的南国重镇,深厚的慈善传统与现代慈善理念的不断融合和浸染,造就了广州慈善的丰饶土壤。广州紧跟国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结合实际,稳步推进慈善管理体制改革、慈善运作机制创新,慈善事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2014年广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领下,在慈善组织的注册登记、慈善募捐、购买服务、慈善监管、公益支持等方面深入改革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分别体现在:民间化,促进慈善组织蓬勃发展;市场化,实现慈善资源有效对接;协同化,创新政府培育扶持机制;社会化,健全慈善行业监管体系;专业化,提升慈善组织发展能力;透明化,打造阳光公信慈善城市。
蔡禾认为,广州2014年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传承发扬岭南传统慈善文化,兼收并蓄现代慈善理念,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新的起点和动力,积极作为,敢于担当,为全国慈善事业改革探索了地方经验。
出台社会组织管理办法在全国影响重大
蓝皮书指出,2014年,广州被民政部列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之一。以此为契机,广州坚持“有序放开、有力扶持、有效监管”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制度体系,进一步营造社会组织良好发展环境,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强化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创新社会组织党建,社会组织发展继续呈现稳步增长、健康有序态势。特别是在2014年10月30日,广州市政府颁布了《广州社会组织管理办法》。这是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率先以政府规章形式制定出台的第一部社会组织管理办法,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蓝皮书指出,广州市社会组织特别是公益慈善组织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黄金期”。2014年底,广州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7067个,相比2013年增长10%左右。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数量持续攀升,每个组织平均拥有专职工作人员达5.6名,大专以上学历占80%,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趋势明显。截至2014年3月,全市社会组织中有专职人员33029人,会员698134个,全市社会组织总资产计约9604001万元。共有108个市本级社会组织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220个民办社会工作机构、70多个民办福利机构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专业化服务。社会组织在承接社会事务、协同社会管理、强化社会自治、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民间化社会化透明化方向
近年来,广州市坚持民间化方向,促进慈善组织蓬勃发展,在全国率先全面放开慈善组织登记,颁布实施《广州市募捐条例》,开放慈善组织公募权;坚持市场化方向,实现慈善资源有效对接,倡导“政府搭台、慈善组织运作、社会参与”的理念,举办2013年、2014年两届广州市慈善项目推介会,对接慈善项目770个、募集慈善资金7.47亿元;坚持协同化方向,创新政府培育扶持机制,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实施幸福社区公益项目资助计划,设立扶持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激发民间慈善活力。
同时,广州还坚持社会化方向,健全慈善行业监管体系,推动成立全国首个地区性独立第三方慈善组织社会专业监督机构广州市慈善组织社会监督委员会,组建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坚持专业化方向,提升慈善组织发展能力,打造慈善组织培育孵化平台,建立全国首家公益慈善书院广州公益慈善书院,成立国内首个由政府指导、高校合作、社会参与的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坚持透明化方向,打造阳光公信慈善城市,建设中国慈善信息平台广州分平台,开发广州慈善微信公众平台,尤其是2014年6月,广州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以政府名义发布的慈善募捐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慈善组织募捐活动透明度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进一步提升慈善透明度,增强慈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