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你家附近将有多少球场、体育中心?近日,广州市体育局公布了《广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及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专项规划(2013-2020)草案》(以下简称《规划》),新快报记者对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后发现,尽管未来5年各区市均会新建一批公共体育设施,但人均体育用地仍然很挤。到了2020年,广州市人均体育用地面积最大的是天河区,平均每个常住人口拥有1.22平方米用地面积;最小的是海珠区,人均只有0.40平方米。而且,由于《规划》对部分区域的规划常住人口未必准确,届时可能出现人均体育用地面积大大低于预期的情况。
天河规划常住人口还没有现在多 省市级体育设施将摊薄人均面积
●这里很“悬”
按照《规划》,到2020年,天河区规划常住人口145万,体育用地面积为176.7公顷,人均体育用地面积1.22平方米,规划公共体育设施32处。
其中,省级和市级公共体育设施共3处,分别为广东省奥体中心、广东省黄村体育训练中心和天河体育中心原状保留。区域公共体育设施则新增规划4个,即天河元岗体育中心(含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以及凤凰、布吉和棠下3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街镇级公共体育设施25处,体育用地面积26.26公顷,其中6处是原状保留,19处是规划新增。
规划如此,但恐怕难以实现。新快报记者发现,根据广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广州市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显示,天河区截至2014年末的常住人口达150.61万,比《规划》中的规划常住人口多了5万多人,加上每年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员增加,到2020年这项数据必将大大增加。换言之,《规划》预期的天河区人均1.22平方米体育用地将难以实现。
此外,天河区的体育用地有大量是省市级体育设施,辐射全广州乃至全省人口。显然,真正属于天河区居民“专用”的体育用地会更少。
●这里很“挤”
海珠人均体育用地为全广州最少
而且在5年后只会减少不会增加
根据《规划》,到了2020年,海珠区人均体育用地是12区市中最少的,仅为0.4平方米。
《规划》称,2020年,海珠区常住人口达155万人,体育用地面积61.30公顷,规划公共体育设施49处。其中,市级公共体育设施3处,均为现状保留,分别是广州珠江游泳场、广州燕子岗体育场和广州洪德球场。区级公共体育设施7处,现状保留3处,规划新增4处。新增的分别是海珠体育中心(二期),新港、南洲和江海3个全民健身中心,体育用地面积共9.91公顷。
此外,还有街道级公共体育设施39处,体育用地面积38.75公顷,均为规划新增。
而根据上文提到的《2014年广州市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显示,截至2014年底,海珠区常住人口就已达到158.34万人,比《规划》提到的多了3万余人。显然,到2020年,海珠区人均体育用地只会更少,不会更多。
全广州打造三大体育产业功能区 南沙番禺南部发展游艇和高尔夫
●这里很“高端”
《规划》还介绍,广州体育产业功能布局要形成“一带一网,三大片区”格局。
其中,“三大片区”包括中部现代体育服务产业片区,范围为中心城区和番禺区中北部,重点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用品销售、体育总部经济、体育会展等现代体育服务业;北部生态休闲体育产业片区,范围为花都区、白云区北部、从化市和增城区,依托北部优良的山林、水域、绿道等发展生态休闲体育产业;南部滨海高端运动产业片区,包括南沙区、番禺区南部,利用滨海和水乡优势,重点发展游艇、高尔夫等高端休闲运动产业。
而天河体育中心综合体育服务产业功能区、广州南站足球赛事产业功能区、广州马术运动产业功能区、南沙滨海高端休闲体育产业功能区、增城绿道运动产业功能区规划为市级体育产业功能区的五大名片,打造成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和名片效应的体育产业功能区。